中国·博鱼boyu体育官方平台-BOYU SPROTS

EN中文English
020-32583997
13825089207

你知道有多少种池水循环方式吗?

发布日期:2021-12-24

您还在为泳池过滤、消毒等问题烦恼吗?点击免费咨询,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

7.4池水循环方式

池水循环方式是指池内进水(给水)与出水(水)在池内流动的方式。科学地讲好是要解决好从池内什么部位取水(回水)进行净化处理,再将净化处理后的水从池子的住么部位均匀地送人池内。替换出池内尚未净化处理的水,使其进行净化处理后再送入池内,如此往复的过程。

7.4.1 基本要求

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池水应能均匀地被分配进人到池内各个部位,并使池内尚未净化的池水均匀有序的被替换、更新排出。进人池水净化处理系统,目的就是使池内的水全部获得交换,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1.从水力学技术角度细分析科学合理地布置好池内给水口和回水口位置,应确保满足下列要求:

1)进水口和回水口的水流量在规定流量下的平衡;

2)被理后的池水能在池内分布均匀,有序流动,不出现短流、涡流和死水区;

3)防止一部分池水水流较快,另一部分池水水流较慢,造成池内水质不均匀。

2.满足池水环水泵自灌式吸水,以利于池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3.应保持水池周围环境卫生,避免池岸污染进入池内。

4.便池内给水口回水口、泄水口及循环水管道及附配件的施工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管理。

7.4.2顺流式池水循环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将全部循环水量,经设在游泳池端壁或侧壁的池水面以下的给水口送入到游泳池内,再由设在游泳池底的回水口,经由循环水泵抽吸,送人过滤器去除回水中的杂质,降低回水的浑浊度,并对过滤后的循环水进行加热、水质平衡和消毒处理后,再送回游泳池内继续使用的一种水流组织方式。池底回水口不得少于2个,且回水口应有一定间距,以防止被游泳者或其他东西堵塞,减小循环水量影响池水水质。2个回水口不得串联,以防止回水量不均匀。这种循环方式虽造价低,以及使大部分池水能得到有效循环,但仍有一小部分池水如进水口下部的池水不能有效循环,池内会有死水区产生,从而造成池内水质和水温不均匀。
1.侧壁进水型,如图7421所示:从游泳池的两个侧壁或一个侧壁上的给水口进水,给水口间距宜为2.5~3.0m,给水口出水水流速度不应超过1.0m/s。游泳池长度超过50m,如为双侧壁给水,回水口数量以图7.4.2-1所示4个为佳,但不得少于2个,回水口居中设置。

侧壁进水型循环示意图
图7.4.2-1侧壁进水型循环示意
2.端壁进水型,如图7.4.2-2所示。从游泳池两端壁上的给水口进水,由游泳池中间回水,以保证给水口至回水口的水流流程一致,一般适宜用于长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游泳池、休闲游泳池、露天及季节性拼装游泳池。
这种给水形式的游泳池,池底回水口不得少于2个。为了保证每个回水口的流量基本一致,两个回水口的接管不得串联,而应采用本手册第7.10节各种接管所示的并联方式在以往的设计中,有采用在中间设置与两端壁相平行的排水沟,回水管仅从一端接出,在调试过程中则出现靠近接管端回水沟出现旋流现象,无接管端回水沟水面很平静,无水流波纹出现,证明此端回水极难进入回水管,造成回水出现短流和回水极不均衡。
3.浅水端壁给水深水端回水型,如图7.4.2-3所示。从游泳池的浅水端壁上的给水口进水,由深水端池底或端壁底回水,回水口不得少于2个。这种形式一般适宜用于池子长度小于或等于25m中小型游泳池,如社区游泳池、中小学校游泳池或一般性社团游泳池。端边不设起跳台阶时,沿游泳池四周设溢水槽这种方式将浅端脏水经过深端回水,造成污染转移是不恰当的。布水同样存在死水区和回水区局部位置有死水区现象。


浅水端进水型循环示意

图7.4.2-3浅水端进水型循环示意

4.池底端壁给水型,如图7.4.2-4所示。这种形式是从深水端靠近池底处的端壁上的给水口向池内进水,由浅水端的溢水槽回水,可以适应浅水端游泳人数多、池水受污染较严重,对于尽快去除池面漂浮污染杂质较有效。适宜短池(池长小于或等于25m)采用这种形式在国内使用实例较少,据资料介绍,在欧美国家有采用实例。


池底一端给水型循环示意图

来源:《游泳及游乐休闲设施水环境技术手册》


  • 020-32583997
XML 地图